本届奥斯卡颁奖,落下帷幕。
恭喜杨紫琼!
斩获最佳女主,成为首位华裔奥斯卡影后。

恭喜关继威!
获得最佳男配,成为史上第二位华裔奥斯卡男配。
(第一位是1985年凭借《杀戮战场》获奖的柬埔寨华裔吴汉润)

恭喜关家永!
作为《瞬息全宇宙》的导演之一,与丹尼尔·施耐特一起捧走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、最佳原创剧本三座小金人。

此外,《瞬息全宇宙》还拿下了最佳女配角、最佳剪辑。
总共包揽七项大奖,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。
要知道,上一次包揽七项大奖以上并拿下最佳影片的,还得追溯到2009年的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》(斩获8座小金人)。
而且,这还是首次由华裔主创领衔的一部影片《瞬息全宇宙》在奥斯卡大放异彩。
的确值得华人同胞,为其感到高兴。

不过,网上也出现了不少酸话。
很多人都说,这是因为政治正确才给的奖。
杨紫琼,过誉。
影片,不配。



鱼叔对此不能理解。
首先。
我不认为这是一部烂片,反而认为它是近几年好莱坞少有的新鲜之作。
其次。
一部影片能够在奥斯卡上包揽七项大奖,已然说明其各方面广受认可的事实。
最后。
奥斯卡评委一共近万人,最佳影片颁给谁,并非少数几人能够决定得了的。
它具有一定的偶然性,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;具有一定的大众性,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。
并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「政治正确」就能概括得了的。

更何况,这样的政治正确并非施舍而来。
而是一代又一代的亚裔,努力争取来的。
今天,鱼叔也想借着奥斯卡的话题,说说这所谓的「政治正确」到底正不正确。
政治正确,从未过正
记得比奥斯卡稍稍早一点的美国演员工会奖颁奖典礼上,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。
《瞬息全宇宙》全体演员获得电影类最佳群戏奖。
94岁的华裔演员吴汉章,在发言中抨击了好莱坞早年对亚裔的歧视。
说那时的电影,亚裔无法担纲主演。
即便主角是中国人,也必须由白人来扮演。
「白人主角眼睛被胶带贴起来,
还操着奇怪的口音」

制片人给出的理由是,亚裔演员不够优秀,亚裔演员卖不出票房。
「看看我们现在!」

吴汉章所提到的电影,是1937年的《大地》,改编自赛珍珠的同名小说。
描述了旧中国时代的农民生活与传统文化。
初代华裔女星黄柳霜,曾试镜争取出演这部电影。
按理说,她是当时最适合的华裔演员人选。
电影中的几个主角,最终都是由白人化妆扮演。
主演路易丝·赖纳,凭借此片夺得了次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。

1944年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《龙种》,也同样如此。
主演是大家熟悉的四届奥斯卡影后,凯瑟琳·赫本。

演不了主角的华裔,通常只能出演反派。
不仅带着各种刻板印象,还被各种丑化。
早期好莱坞最常见的,便是「黄祸论」的代表人物——傅满洲。
尖下巴、八字胡、细长眼,满脸奸诈,精通各种酷刑和毒药。
很长一段时间里,这个形象就跟好莱坞电影里的反派模样牢牢绑定。

黄柳霜出演的角色,也都带有鲜明的刻板印象。
不是异域化的性感符号,就是神秘的蛇蝎女子。
比如,在《龙女》里饰演为父复仇的傅满洲之女。

直到几十年后,情况虽有所好转,但歧视依然存在。
刘玉玲在主持喜剧节目《SNL》时就曾调侃,亚裔在电影不过是以洗衣工、美甲师、按摩师、黄包车夫等职业身份出现。

杨紫琼也曾提到过自己早年在好莱坞遭遇的歧视。
她进入好莱坞的第一部作品就是《007之明日帝国》,饰演邦女郎且大获成功。
但在这之后的两年里,杨紫琼又「消失」了。
原因在于之后接到的邀约,都是很刻板的亚洲人形象。
「当时业内人士无法分辨我是中国人、日本人还是韩国人,或者我会不会说英语。他们对我说话时会说得很大声、很慢。」
直到碰到李安的《卧虎藏龙》,杨紫琼才重回大众视野。

即便是在华语圈大名鼎鼎的周润发,也难以在好莱坞获得好角色。
2007年上映的《加勒比海盗3》就充满争议。
周润发在其中饰演了一位海盗。
光头、刀疤脸、细长胡、长指甲。
在不少人看来,这分明带着强烈的华裔刻板印象。

同样的,甄子丹也提到自己早年间并不美好的好莱坞打拼生涯。
那时他就发现,好莱坞给亚裔安排的角色都十分刻板。
比如参演星战电影《侠盗一号》时,原先的剧本里,他的角色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武侠战士。
也正是在他的强烈建议下,才有了后来带点幽默感且战力超群的盲僧形象。

相似的情况屡屡发生,说明亚裔演员在好莱坞所面临的困境。
有些时候或许只是无心之举,但也足以证明好莱坞对华裔的歧视和刻板印象根深蒂固。
几乎所有的华裔演员,都经历过好莱坞的种族歧视,都知道想从中生存并获得成就有多难。
好在,今非昔比。
在政治正确的风潮驱动下,好莱坞近些年的少数族裔电影越来越多。
正是在这种环境下,《瞬息全宇宙》这样的亚裔电影,才能得以拍摄出来。
如果这是政治正确,那我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政治正确。

但事实上,无论是亚裔电影的数量,还是亚裔演员担任主演、获奖的数量至今仍然很稀少。
今天的好莱坞,离真正的平等、多元,还远远不够。
所谓的政治正确,从未矫枉过正。
华裔的胜利,华人的胜利
华裔在好莱坞的崛起,漫长而又曲折。
上世纪70年代,李小龙掀起了功夫电影的热潮。
大大改观了好莱坞对亚裔的印象。
但同时也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,华裔演员总会和功夫牢牢绑定。
而今天华裔演员的地位改变,不仅仅靠打,还要靠创。
一方面,借着少数裔运动的东风,华裔创作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。
比如横扫第76届金球奖的《摘金奇缘》。
从导演到演员,以全亚裔阵容成为北美当年的票房爆款。
如果说《摘金奇缘》只是一部属于「华裔圈内」的作品。
那么,DC、漫威接下来抛出的橄榄枝,正式让华裔创作者走进了好莱坞主流大厂。
赵婷执导《永恒族》,刘思慕主演《尚气与十环传奇》,阎羽茜执导《猛禽小队》,等等。
主流之外,则有A24这样的新兴独立电影公司,给予华裔更大的创作自由。
A24以极具特色的小众电影、艺术电影,多年来一直冲击着传统好莱坞电影模式。
如王子逸执导、奥卡菲纳主演的《别告诉她》。
用中国式的亲情故事,跨越了文化的藩篱,让华裔再度走红好莱坞。
而主演奥卡菲纳也凭借此片成为金球奖历史上首位亚裔影后。
此次的《瞬息全宇宙》,同样也是由A24制片。
电影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亚裔的班底,更在于其中的家庭内核足够冲击好莱坞价值观的核心。
以西方式的科幻元素为外衣,包裹着东方传统的亲情故事。
它所获得的成功,不是偶然,而是日积月累下的必然结果。
由此也可看出华裔崛起的另一方面因素——
华裔独有的文化特色,为好莱坞带来了强烈的新鲜感。
众所周知,好莱坞传统故事题材与叙事模式,早已走到了瓶颈。
拍来拍去,陈词滥调,乏善可陈。
而少数族裔的加入,正如一股新鲜的力量,为其注入创作的活力。
比如,中国功夫。
漫威宇宙里的《尚气与十环传奇》,就与传统漫威电影风格差别很大。